2023年冬季学期

Latest News

新闻与资讯

沿丝路,寻音非遗——我校非遗中心成功举办2023年“音乐遗产与人文精神”系列讲座

2023年12月8日,我院非遗中心2023年“音乐遗产与人文精神”系列讲座圆满收官。

今年,时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我校非遗中心将系列讲座主题定位在国际与国内两个视角,特邀非遗保护的相关海内外专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学者,从宏观理论与实践案例两个层面,为大家介绍国际非遗保护的经验。同时,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与非遗传承人,分享我国与这一主题非遗保护与传承相关的实践经验与成果,共计举办四场讲座与工作坊活动。

国际视野下的非遗保护

2023年11月6日,前两场讲座与工作坊在教学楼701举行。bv伟德国际体音乐学系教师杨烁担任翻译。

上午,辉博·西博思(Huib Schippers)教授首先带来“进步与挑战: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ICH]公约发布20年来音乐实践活动持续的现状”(Progress and Challenges: The Realities of Sustaining Music Practices 20 Years after the 2003 UNESCO ICH Convention)讲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于2003年10月1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2023年是《公约》发布的20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Huib Schippers教授从《公约》的作用与意义、其增加的内容入手,引出了“社群是音乐可持续性的核心参与者”的概念,并随之谈到了《公约》的利与弊。他认为,在签署《公约》的国家与地区投入大量资金去寻找与识别多样化的音乐形式的同时,活态的传统通常处在复杂与动态的环境中,有大量的因素影响其音乐实践的活力与可持续性。

他以自己与Catherine Grant共同主编的专著《音乐文化的可持续未来》(Sustainable Futures for Music Culture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为基础,介绍了他在2009年与多个学者团队共同进行的“可持续未来”研究项目,提出了“文化生态系统或音乐圈”(Cultural Ecosystem or Musisphere)的论题,并用一张图表总结了作用于音乐实践的40种因素,主要跨越5种领域:1. 音乐家与社区; 2.音乐传习系统; 3.基础设施与法规; 4.媒体与音乐产业; 5.语境与结构(价值观与态度)。从2009年到2019年,他们已经询问了2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主要研究了15种不同文化的传统音乐实践可持续性保护的挑战与成功案例。结合上述五个领域,项目研究团队获得了大量成果发现,例如音乐传习系统正从“口传”的概念转向正规、制度化的教学;基础设施与法规在不同非遗保护上有很大区别,许多看起来得到良好支持的音乐实践,也会依赖于来自第三方的持续支持;媒体与音乐产业的指数级发展使音乐实践能够接触到更多大众,但其内容的决定权很大程度上也由大的商业机构决定;社会和技术的快速变化改变了音乐实践的语境;在每一个案例研究中,社群始终发挥核心作用等。

通过介绍生态空间、挑战与核心社群等解决可持续性问题的新举措,他引出了本次主题的结论,《公约》实施后的20年,人们对于非遗保护的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问题仍待改进,大多数专家认为,只有当我们支持社群用他们的方式维持他们所认为有价值的音乐时,音乐才能获得充满活力的未来。

下午,“MIRAS文化可持续发展中心”理事会的创始主席、首席执行官奥尔贾伊·穆斯卢(Olcay Muslu)博士主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耳其传统音乐和舞蹈”(Traditional Music and Dance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urkiye)讲座,并举办相应的工作坊。

讲座中,Muslu博士首先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国际公约、土耳其有关的政府机构及政策,并分享了如何使用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知识与技能,如性别理论、地区的社会历史、了解文化政策等方法开展工作。她以个人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田野工作中获得的资料,以及其学术研究案例为基础,分析了土耳其多马尼奇地区男性与女性各自的舞蹈与音乐特点,详细介绍了她个人的“文化可持续性”模型四个维度:国家间的合作机构(如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国家资助、民间团体、本地社群。结合详实的音视频资料,她分享了很多非遗相关的建设性项目,并阐述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系统的优先级、接触文化的平等权利、投资等方面的观点。

在随后的“土耳其民间音乐与舞蹈”工作坊,Muslu博士简要讲述了土耳其木卡姆的特点,并带领大家模唱“乌苏尔”(usul)的节奏韵律。最后,她邀请全体在场师生上台,共同体验土耳其舞蹈的艺术魅力。

在讲座间隙的互动环节,在场师生与两位主讲学者也进行了热切交流。伴随着热烈的讨论与充满体验感的舞蹈实践,本次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乐从新疆来

2023年12月8日,“新疆传统音乐文化”两场专题讲座与工作坊在我校成功举办。

上午,民族音乐学家,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学俊应邀作《十二木卡姆》学术讲座,由bv伟德国际体非遗中心主任、民乐系主任章红艳教授主持。章老师在开场时,首先向听众介绍了举办此次活动的出发点,她提出,今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正是对这一倡议的积极响应和具体实践。同时,“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也是我校“中国音乐遗产地图”项目的重要内容,采用专题讲座和工作坊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呈现,是对这一音乐文化遗产的深入性研究和立体化展示。

“木卡姆”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分布于中亚、西亚、南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的维吾尔木卡姆最为丰富、庞大、复杂、完整与成熟,2005年该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本次讲座中,肖学俊教授从新疆、维吾尔族的基本概况切入,结合维吾尔族的族源与迁徙路线分析铺展讲述了“木卡姆”的历史渊源,通过剖析其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勾勒“木卡姆”的生态背景,从而逐渐深入至“木卡姆”“维吾尔木卡姆”两个名称的释名、界定和源头问题讨论,随后进入本次讲座的主题:“十二木卡姆”。

肖学俊教授做《十二木卡姆》专题讲座

肖学俊教授首先梳理了“十二木卡姆”的历史脉络,认为“十二木卡姆”是由西域的龟兹大曲发展演变而来,虽然受到了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是在本土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通过对建国后“十二木卡姆”的三个收集版本(60版、9397版)的比较研究,总结出“十二木卡姆”体量大、综合性强等特点,并结合音视频和图片资料,介绍了其中主要乐器。

随后,肖学俊教授阐释了“十二木卡姆”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认为它是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是维吾尔人民文化审美心理的重要体现。

讲座的第三部分为“十二木卡姆”的音乐特征分析,他通过音响与谱例相结合的方式,对“十二木卡姆”的结构、音律、调式、节拍和舞蹈等方面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讲解,尤其是对“木卡姆”中的“中立音律”和复杂多样的节拍类型所展开的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解读,让在场师生们对“十二木卡姆”有了更为整体系统的认知,充分感受到了“十二木卡姆”所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下午,哈萨克族器乐、阔麦依唱法、维吾尔族器乐工作坊邀请了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教师穆热阿勒·比目拉提作为主讲人,他与五位新疆传统音乐表演者对新疆代表性的维吾尔族器乐、哈萨克族器乐、阔麦依唱法进行了讲解与展示。

在工作坊开场前,章红艳教授回顾了非遗中心在新疆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研究与展示中所做出的努力,指出在此次学术活动中加入工作坊,是希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师生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和学习新疆传统音乐,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疆传统音乐的历史、形态、文化与传承情况,共同推动中国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

章红艳教授主持工作坊

维吾尔族器乐部分展示了达卜和弹布尔的演奏。达卜,即手鼓,是维吾尔族常用的打击乐器,在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中也有流传。手鼓多用于民间歌舞伴奏,也可以参加合奏和独奏。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在读学生依克拉姆·外力带来双手鼓独奏,展示了丰富的手鼓演奏技巧。

依克拉姆·外力演奏维吾尔族手鼓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的弹拨乐器,在新疆的乌孜别克、哈萨克、柯尔柯孜等其它少数民族中也很流行。主讲人向师生们介绍弹布尔的乐器构造及定弦方式,由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在读学生祖米拉·艾比布进行演奏示范,这与上午“十二木卡姆”讲座中的乐器知识介绍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祖米拉·艾比布演奏弹布尔

哈萨克民族音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特色,是新疆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族有着丰富的传统乐器,也流传着大量描绘大自然、飞禽走兽及生活场景的器乐曲。在此次工作坊中,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教师穆热阿勒·比目拉提与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扎依特·阿斯哈尔、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在校生巴合江·依尔斯分别带来了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口弦、库布孜和斯布孜额的精彩演奏。

穆热阿勒·比目拉提演奏冬不拉 扎依特·阿斯哈尔演奏口弦

巴合江·依尔斯演奏库布孜 巴合江·依尔斯演奏斯布孜额

阔麦依唱法是哈萨克族古老的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唱法,即演唱者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此次工作坊邀请到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杜曼·别布提汗和扎依特·阿斯哈尔,两位表演者以边弹边唱的方式展示了精湛的阔麦依演唱技巧。

杜曼·别布提汗、扎依特·阿斯哈尔展示阔麦依唱法

在“工作坊”的相互交流环节,肖学俊教授与表演者就乐器构造与演奏方式问题展开话题;观众对于哈萨克族器乐中动物题材的表现有浓厚的兴趣,表演者们也对此进行了生动展示;民乐系师生与穆热阿勒·比目拉提就冬不拉的演奏技巧也进行了探讨。

肖学俊教授、章红艳教授就新疆传统乐器展开讨论

观众与穆热阿勒·比目拉提老师互动

在此次“新疆传统音乐文化”专题活动中,师生们反响热烈,通过学术讲座与工作坊结合的方式,从理论到实践,从阐释到展示,不仅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到新疆传统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和丰富文化内涵,也更加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非遗中心将继续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民间音乐的土壤,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赓续历史文化流脉、谱写当代音乐华章。

在《公约》通过的20周年,本年度“音乐遗产与人文精神”系列讲座,从形式与主题上,都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在举办的方式上,以理论呼应实践,采用了讲座与工作坊联动的方式,让师生在对一个非遗音乐项目有所了解后,亲身体验,在实践中加深学习的体会,由此感受到“非遗”这一概念的生动内涵。在整体的活动安排上,引申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应用民族音乐学等相关方法论及其学术视角,由对《公约》的整体性回顾与思考,到土耳其传统音乐与舞蹈的案例分析研究、新疆“十二木卡姆”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特色乐器的分享、欣赏与学习,让师生了解到不同国家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政策与方法,由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入手,助力传统音乐类非遗系统性保护的深层次探索。

供稿:bv伟德国际体非遗中心

文:高欣然、吴琼

图:一生优渥、刘畅

编辑:吴文婷

责任编辑:刘晓倩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