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季学期

NEWS & INFORMATION

新闻与资讯

作曲技术理论系列讲座“后调性音乐中的音高组织体系、技法及分析”顺利举办

信息来源:bv伟德国际体 发布日期:2023-11-17 16:37:00 更新日期:2023-12-01 15:24:46

  10月12-20日,作曲系“后调性音乐研究”系列讲座如期举办。该系列讲座由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教授“后调性音乐研究”课题团队的11位老师(贾达群、王中余、郑艳、杨和平、许琛、康长安、杨珽珽、段文晶、赵晶、王艺播、王娟)带来共十场讲座。



  10月12日下午,系列讲座在教学楼617教室开讲。作曲系主任郝维亚教授主持了讲座,他代表我院及作曲系欢迎贾达群教授及其团队来到我院分享最新学术成果。贾达群教授带来首场题为“中心到核心的衍变,自由与逻辑的博弈——后调性音乐音高组织发展之我见”的讲座。贾达群追溯了音乐史中两次重要的革命性突破及其所带来的音高组织演变,并由此引出“后调性音高组织理论”系统性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随后他详细阐述了两次音高革命所带来的音乐审美与结构逻辑的转变,强调了后调性音乐抽象性与逻辑性的提高及其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拓展。作为研究团队的带头人,贾达群分享了《后调性音乐中的音高组织体系、技法及分析》从研究、撰写到整理、出版的过程,并逐一介绍各成员的研究子课题,他代表团队感谢我院的邀请,期待通过此次系列讲座活动增强校际间学术交流和彼此促进。


贾达群老师

  杨和平教授带来“时间与空间、结构与延长——广义申克音高组织矢图”。杨老师从申克理论的基本结构和结构层次这两个重要概念出发,对申克的延长技术、分析与作图步骤等理论进行详尽讲解。同时他还展望了后申克理论在对20世纪音乐的分析中所起到的作用和理论自身产生的适应性变化。总结了申克理论在被运用时需遵从作品发展规律的“顺势而为”之特点。


杨和平老师

  10月13日举行了接下来的四场讲座。上午的两讲分别是郑艳教授带来的“新音阶——后调性作曲的一种音高组织模式”及王艺播、王娟老师合讲的“自由无调性——第二维也纳乐派早期创作中的音高组织”。

  郑老师主要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梳理了全音阶、八声音阶、六声音阶、变调式等新音阶的发展脉络,并着重梳理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如何创造性的将新音阶变化并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实现对音乐作品音响效果的可能性与色彩性的拓宽;她也以实例阐述了理论家是如何通过创立一种理论来诠释已有作品并使理论与作品本身相适应;

  王艺播和王娟老师则聚焦第二维也纳乐派早期——即浪漫晚期至十二音出现之前这个期间的音高组织形式。她们分别以音程动机、和弦派生等分析方法对勋伯格《月迷彼埃罗》、《空中花园》及韦伯恩声乐套曲等经典作品进行详细分析,梳理了第二维也纳乐派从有调至无调再至十二音音高组织的演变过程,意在剖析第二维也纳乐派早期音高理论承接传统调性音乐,并开启无调性、后调性音乐的过程。


王娟老师


郑艳老师


王艺播老师

  下午的两场讲座均与十二音理论相关,分别是段文晶老师的“十二音——勋伯格的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及其扩展”和赵晶老师的“音程循环与对称阵列——乔治·珀尔的十二音调性理论与实践及其扩展”。

  段文晶从第二维也纳乐派的风格流派、技法传承及作品分析等三个方面出发,在对十二音理论要点梳理整合的基础之上,选择了三位作曲家不同时期体裁的音乐作品,进行了以音高组织体系为出发点的研究,探究作品音高处理的共性链条及个性化处理,揭示其在历史时期中的地位及在音乐史中的意义。

  赵晶老师主要介绍了美国音乐理论家乔治·珀尔(1915-2009)的十二音理论,珀尔的十二音理论强调“音程循环集合”与“对称结构”,并将数理逻辑和调性思维一同融入该理论中,试图以新的音乐语言来阐述其音乐观念与音乐创作。赵老师分别阐释了珀尔理论中的“循环音程”、“循环集合”、“阵列及阵列截段”、“十二音调性的‘调式’与‘调’”、“调性”(轴对称)、“转调”等核心理论概念的基本内涵及演变过程,并以具体实例简要介绍了其理论在分析作品时的运用方法。在乔治·珀尔的理论中,他将音程循环作为体系基石,又在此基础上构筑循环集合,进而产生阵列,以上三层即为其理论的主要层次。


段文晶老师


赵晶老师

  最后四场讲座在10月19、20日两天举行。10月19日下午,王中余教授带来“阿伦·福特音级集合理论初步”的讲座。王老师从音级集合理论的缘起、理论的要点、理论的运用三个方面展开他的讲座。首先他叙述了在音级集合理论创立之前无调性音乐分析的现状及理论准备情况,阿伦·福特并非音级集合理论的创始人,在他创建音级集合分析法之前已有诸多该理论的积累;阿伦·福特将这个理论提炼成一种构建作品音高的方法,并使之可以运用于后调性作品的分析中。随后他着重介绍了音级集合理论中的诸多要点,诸如:音级、音级集合、标准序、基本型、音程级、音程含量、相等关系、Z关系、相似性关系、包含关系、互补关系等;最后王老师以一些实例阐释音级集合理论在创作中、分析中的运用。


王中余老师

  随后的讲座为许琛教授的“作为集合的三和弦映射系统——新里曼理论及其拓展”。许老师以“0-1”比喻一个理论的缘起,“2-99”比喻我们在此理论上做出的发展。她首先介绍了新里曼的“0-1”的突破——即理论形成的起因,又强调新里曼理论的适用性之广泛,该理论既适用于瓦格纳之后的具有强烈半音化特征的音乐作品,也同样适用于以三和弦为基础的调性音乐。随后她展开讲解新里曼理论的六个核心概念:关联倒影与关联移位、三和弦变换模式、共同音与声部节俭进行、等音等同、调的关系图表等。并通过对实际作品的分析展示新里曼理论的“2-99”,即该理论的运用及扩展与创新。


许琛老师

  最后一天的讲座由我院作曲系作曲技术理论教研室主任董立强教授主持,康长安副教授带来“音乐参数的变换及其网络——大卫·列文的广义音程变换理论及其扩展”。康老师从列文理论的研究概述、构建基础、基本概念、架构关系、文献研读、应用与实践等六个方面展开讲解。康老师强调列文基于“群”属性的前提构建其理论,体现出高度数理性。该理论中所包含的“GIS理论”、“广义集合理论”、“变换网络理论”三个内容之间逐层递进又相互统一。他推介通过研读列文经典名著“GMIT”及系列著述实现直接、有效的对列文理论的基本掌握。最后他简要介绍应用列文理论的三个步骤:确立家族元素、考虑元素间变换关系、构建变换网络。


康长安老师

  最后一场讲座由杨珽珽副教授带来“基于‘频谱’的音声结构研究”,杨老师解释了其标题中“音声”一词的含义,是为了强调“频谱”技术对后调性音乐中“音高”这一概念所进行的拓宽。与此同时,在分析频谱作曲家的作品时,就须关注“音声结构”这一概念。在对标题题眼解析后,杨老师开始对频谱音乐进行溯源,她梳理了频谱音乐产生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科技等)和早期作曲家代表;电子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合成器与声音处理工具的更新迭代不断催生着频谱音乐创作观念的更新。随后,她集中阐释了缪哈伊(Tristan Murail)的“复杂声音”、“和声—音色”、格里塞(Gerard Grisey)的“乐器合成”、“声音的差异”等频谱作曲家的代表性理论及与其相对应的创作实例。最后她用格里塞的话以示总结:“频谱音乐中最根本的区别来自作曲家的态度,她们必须面对组成声音的聚集能量,以及这些能量出现所带来的时间。”


杨珽珽老师

  十场讲座针对后调性音乐音高体系的多个重要前沿理论的核心概念、运用方法、发展脉络、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阐述和梳理。回顾过往,理论家和研究者们在作品中提炼出与其相适应的、供分析使用的理论;时至今日,这些技术理论又继续在当代音乐的创作中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和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作的涌现,音高理论势必会随之持续发展和完善,并不断显现出理论与创作的双向促进和互融。


讲座现场

  在系列讲座中,同学们踊跃的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疑问,并结合个人创作,在对各种技术理论的运用方式上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实现了专业院校间学术交流及学术成果的分享互通。董立强教授在讲座结束后代表作曲系感谢“后调性音乐研究”课题团队十一位老师带来的十场凝练而精彩的讲座。


董立强老师


郝维亚老师


康长安老师与参与讲座的部分学生


郝维亚老师与王娟、段文晶、赵晶、王艺播四位老师


杨珽珽、董立强、陈欣若、周强老师与参与讲座的部分师生


陈欣若、杨珽珽、董立强、周强四位老师合影


供稿:作曲系

文:李晨瑶

图:程楚琪

编辑:吴文婷

责任编辑:刘露蓉

Baidu
sogou